建造高级战舰如斗舰需首先确保主城等级达标并解锁船坞功能。船坞作为核心建筑,其等级直接决定可建造舰船的类型与性能上限。初始船坞仅提供基础走舸,需升级至中级(通常3-5级)才能解锁斗舰建造权限。资源储备是另一关键前提,木材、铁矿为主材料,需通过征税、讨伐贼寇或占领资源地持续积累。铜币则用于支付建造与维护费用,建议优先分配建造队列至船坞升级以缩短周期。

科技研发是斗舰性能强化的核心环节。水军系列科技中的舰船制造可缩短建造时间,水战战术则解锁斗舰的中级特性回风(战斗5-6回合提供8%规避)和高级特性缠斗(平局恢复30%伤兵)。科技点需通过内政任务或战役胜利积累,初期应集中投入水军相关分支。斗舰的压制特性(对走舸减伤3%)在赤壁之战剧本中优势显著,能有效压制沿岸目标。
斗舰适合搭配高防御阵容如桃园盾或藤甲兵,利用其减伤与规避特性延长战斗回合。建造完成后需及时分配至主力队伍,因其被击毁后需重新建造且高级舰船数量有限。水域作战时,斗舰凭借属性压制可快速清理敌方走舸,而缠斗特性在持久战中能显著降低战损。同盟占领港口后,还可委任大都督建造旗舰以增强群体作战能力。

战后需及时修复受损舰船,避免因库存不足被迫降级使用走舸。在资源分配上,建议将6级地优先用于建造造币厂或工坊以保障铜币供应,但需注意铜矿地块会覆盖原有加成。赤壁剧本中无需连地即可攻击沿岸目标的设定,可结合斗舰特性实施跨水域突袭,但需警惕敌方针对性的兵种克制与埋伏。

通过精准的资源调配、科技优先级判断及战场适应性调整,可逐步建立起足以影响战局的水军优势。














